宁夏枸杞——第一篇(上绪)
宁夏枸杞(Lgcium umbarbar L)是茄科落叶灌木,所结果实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又是药食两用,滋补保健佳品,是一种经济效益高,用途广泛的特种经济作物。
枸杞原产我国,栽培历史悠久,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、甲骨辞中就有“杞”的记载,此后,中国最早一部诗集《诗经》(公元前11世纪至前477年)中就有“陟彼北山,言采其杞,”《诗经国风蒋仲子》有“无折我树杞”的诗句,说明我国栽培枸杞有千年以上的历史。
宁夏枸杞栽培历史始于何时,尚无确切文献记载,夏商以来,宁夏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地。战国后期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在宁夏平原设县筑城,移民开发,开垦荒地、兴修水利、种植五谷、兴建家园;西汉初年,汉文帝“诒书树下、岁劝民种树”,百姓栽桑种果、发展经济林木;景帝时“令郡国务劝农桑,益种树,可得衣食物”。西汉末年王莽颁布强制性命令,凡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,凡宅旁空地“不种树果木及菜蔬者,罚出“三夫之布”。植树成为百姓必须完成的任务。
隋末唐初赫连勃勃占据宁夏全境及陕西北部建立大夏帝国,与宋、辽(后来是金)长期鼎立,在宁夏平原筑薄骨律城(今灵武市西南)和饮汗城(今银川市东),唐太宗时归附唐朝,赐李姓,到了北宋仁宗之年(公元1038年)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(1038年—1227年),西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,督促百姓栽桑种果,营造经济林,再黄河绿洲上建立颇具规模的果园,经济林效益明显,薄骨律城遂以“果城”名显于史,饮汗城以园为城,整个城市又以“丽子园”而著称于世,是西北地区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皇家园林,枸杞作为经济林木也形成规模得到发展。《西夏书事》《西夏家典》均有枸杞的记载,可见宁夏枸杞种植历史悠久。
宁夏枸杞营养丰富,除含人体需要的钾、磷、钠、镁、钙以及铁、锂、硼、锌、硒等20多种微量元素外,还含有尼克酸、谷氨酸等20余种氨基酸,此外,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,延缓衰老,提高健康水平的枸杞多糖、枸杞甜菜碱、枸杞黄酮、枸杞胡萝卜素、枸杞色素、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物质。
枸杞子有补肾益精,养肝明目、补血安神、生津止渴、软肺止咳、治肝肾阴亏,腰膝酸软,头晕眩、目昏多泪、虚劳咳嗽、消渴、遗精等养生功能。
据文献记载,枸杞是补益治虚良药,历代本草对其功效都有论述。《食疗本草》中记载,枸杞能“坚筋骨……去虚劳、补精气”;《本草汇言》中记述:“枸杞能使气可充,血可补,阳可生,阴可长,风湿可祛,有十全之妙”。